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21年6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旗袍非得“前凸后翘”么?这个90后的手艺人说“不”

2017-09-26 朱若淼 地道风物

“匠心”快被用烂了,手艺靠什么传承?

 

风物君语


罗阳今年 25 岁,现在是个做旗袍的手艺人

他是我们目前采访的手艺人中

少有的 90 后

相比一些快失传的手艺

旗袍更接地气些

因为它还有市场

这个年轻的手艺人

每天他都在为这个市场焦虑

或许

这焦虑对旗袍这门手艺的传承来说

是件好事情


现在的罗阳很忙,这次的采访我们约在北京瑰丽酒店楼下的火锅店。这是他每次来北京时,入住的酒店。每趟来北京的时间都很赶,于是我们的采访约在晚饭时间完成。

 

他现在几乎每个月就要往返于成都、北京之间,每次来北京,一般都是周五下午到,周末工作见客人,让客人选布料,量体裁衣,周一回成都。

 

“太累了,每次来北京就像生了一场病一样”罗阳一边涮着鸭肠,一边说。


穿上身好看,就是一件合格的旗袍

 

算上 17 岁拜师学艺做旗袍,罗阳入行也快 8 年了。他随身拿着两个手机,微信好友加起来有 9000 多人,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客人。

 

聊起旗袍手艺本身,罗阳觉得没太多可说的。因为旗袍的版式大同小异,区别只在于整体风格。“熟悉我的人,对我家旗袍的辨识度是非常高的。”罗阳觉得自己的特点体现在细节的改动上。比如在袍的制作中,除了采用棉布、香云纱这类传统面料外,他也会用些像蕾丝、流苏蕾丝、印度丽人纱等时下流行的面料。此外在旗袍的扣子设计上,他偏好采用玉石。


在他微博上晒出的旗袍上,蕾丝滚边是最常见的样式,在颈口、袖口等衣服沿上绣着扇形、圆形、花形等各式各样的蕾丝花边。

除了蕾丝滚边,他也做以蕾丝为原材料的旗袍。

京派旗袍的工艺是个精细的手工活,曾有一次有客人找罗阳做衣服,需要绣花和镶边。在旗袍工艺中镶边是比较复杂的活儿,每道镶边之间要尽可能看不到线,有时候需要手工慢慢缝,做到尽 44 34373 44 15232 0 0 3893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3892量看不到线。


在这个年轻的手艺人看来一件好的旗袍只有一个标准——穿上去好看。


“如果穿上不合体,颜色用的不对的话,穿上肯定不好看。”虽然在用料、剪裁设计上,罗阳做了些改良,但在一些传统制作工艺上,罗阳仍然坚持传统的裁剪框架、旗袍版型以及衣襟设计。他不喜欢做穿上身显得“前凸后翘”的旗袍,因为那样的旗袍有点太艳俗了。


在剪裁上,罗阳用一整块布把旗袍所需面料连同袖子部分一起裁出,这样手部背部活动起来更方便。同时在身体凹凸的位置,运用立体剪裁中的省道,相当于把线条折出来,这样更能贴合身型,但不是那种紧致款。


“很多人对这个东西(旗袍)的定位有问题,他们觉得越以前的东西就是越好的。现在一提起旗袍你会不会想起那种老女人穿的旗袍?完全没有起到引领作用,审美都被带偏了。”罗阳说圈子里有人会反对自己做旗袍的方式不正宗,但他不在意那些争议。


旗袍的争议除了正宗与不正宗之外,还有京派和海派之别,前者是晚清时期由旗装改良而成,后者是在上世纪 20 年代,吸收了西洋风格而成。


从制作工艺上,京派旗袍更讲究镶、嵌、滚等工艺,其中刺绣是最繁琐的步骤。因为师承的关系,最开始罗阳做的是京派旗袍。但现在他说这两种风格都会吸收,因为他要做自己的风格。“其实现在已经没有所谓正统京派和海派旗袍的区别了,它本来就是很包容的东西。”


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所穿的旗袍就属于海派旗袍


穿旗袍的年轻人变多了


罗阳最开始做旗袍的时候其实是排斥改良这件事的,但是现在一些细微的改良他也慢慢接受了。


这实际反映着整个旗袍市场的变化,国内穿旗袍的年轻人变多了。事实上,面料里加蕾丝,在盘扣、裁剪等设计上做改良也不止罗阳一个人在做。市面上,甚至有一些设计更夸张的旗袍裙,它的上半身是旗袍,下半身是裙子。


旗袍“年轻化”是刷罗阳微博时一个很明显的感受。虽说他现在大部分客人还是以年长的女性为主,年轻的客人占 3、4 成。但他在微博主页上挂出的旗袍图片,更多的是颜色轻快,图案活泼的旗袍,而晒出来的客户大部分看起来年龄也不算大。


在罗阳微博晒出的旗袍图片里,除了传统的图案、刺绣,他也在尝试更现代的图案设计。


这么做能帮他吸引到年轻顾客的注意,毕竟微博现在是他一个主要吸引客人的平台。

 

“旗袍就是一件衣服而已,只是现在人们太喜欢在它身上赋予意义了。”对于罗阳来说,只要有人愿意穿,旗袍就有它的价值。

 

《金陵十三钗》剧照


大部分来订他衣服的人都有个特点——有钱。很多客人从他那里做了衣服是为了在正式场合能有一件中式的衣服,对她们来说穿起来好看就行。“大家都把旗袍看得太特殊了,一想到(旗袍)就是《花样年华》,张曼玉这些,管它那么多,你穿就是了。”等哪天人们不再谈旗袍复兴的时候后,罗阳觉得旗袍就算复兴了。

 

他特意提到了“匠心”这个词,在他看来匠心快被用烂了,“收了客人的钱,把衣服做到人家满意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匠心就是职业道德”。

 

对这个年轻手艺人来说,做旗袍是门要面对市场的手艺,只要有人愿意为这门手艺买单,它就能活下来。

 

做旗袍是门手艺,也是门生意

 

当聊到为什么开始学做旗袍时,罗阳半开玩笑的说,因为自己书读不下去了。

 

罗阳的干妈三代都是做旗袍的,她在内江市区开了家旗袍店。因为受到干妈的影响,罗阳才对做旗袍产生了兴趣。于是他在 17 岁的时候拜干妈做了师父。读高中期间,他大部分心思都没花在学校,那段时间他不是在成都学画画,就是在干妈的旗袍店里帮忙。



他说做旗袍这个行当一般 10 年才能出师。这十年中第一个三年是要守店,第二个三年得跟着工人去看布料,学打版,第三个三年才是学艺做旗袍。最后一年他说是最重要的,就是跟着师父学怎么做生意。因为跟师父是熟人,所以这个流程快了很多,当年守店只守了两个月,那段时间虽然没有学艺,在没客人的时候他自己会去看店里的旗袍,观察旗袍上的线条和花案。

 

在干妈的旗袍店里,从认布、打版、裁衣服、做衣服、用缝纫机、盘扣……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得学。“我们这种学徒出来以后,一个人就是一个军队,不像学生,只会那一样东西。”

 

2013 年还在大学里学时装设计的罗阳,用 3 万块在成都开了自己的旗袍工作室。

 

刚开始做工作室的几个月生意惨淡到无人问津,在没有推广费用的情况下,他去找了做摄影的朋友给旗袍拍照,放到自己的微博、微信上推广。

 

那两年正好赶上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。 2013 年开始,他就陆续参加各种创业大赛,接受采访推广自己。到今天,罗阳已经大大小小接受过不少采访了。他觉得在接受采访这件事上,没必要矜持。

 

现在每天都有人找来咨询做旗袍的事。但罗阳依旧每天都在焦虑,焦虑自己下一个客人在哪里。

 

做工作室这么多年,罗阳也说做得有些烦了。如果可以停下来,他想玩游戏,打拳。



但他现在停不下来了。

 

现在罗阳的工作室除了自己还要养五个人,一件旗袍从跟客人沟通开始做,到最后交付一般是 1 个月到 40 天的时间。

 

他最近刚跟朋友合伙做起了定制西装的生意。比起制作旗袍技艺本身,他更希望走高级定制这条路。做旗袍时间做久了,他想尝试更多新的东西。


而做西装更多的是从做生意而非手艺上的考量。

 

 

 

 

文/朱若淼

图片来自罗阳微博@罗三裁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 

 

一份来自新疆帕米尔高原的礼物,地道风物MOOK系列最新出品《地道风物·帕米尔之心》。试读链接点这里→我愿意把自己的灵魂,永远留在帕米尔最惊险而动人的夏天,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,直接购买这本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的最新MOOK,精彩内容先睹为快!


 

导航


厦门长泰宜昌九寨沟重庆甘肃

回锅肉重庆小面消暑美食酸梅汤

太湖风筝书画修复老北京鬃人药香


投稿邮箱| didaofengwu2015@qq.com 

我们每天都会看哦

▼ 点击阅读原文,购买《地道风物·帕米尔之心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